日期:2025年09月12日 來源:網站編輯 瀏覽:21次
自殺是一個敏感而沉重的話題。據估算,目前全球每年自殺人數超過72萬,每一次自殺都會對個人、家庭和社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及深遠的影響。自殺的背后是無數支離破碎的家庭和難以言說的悲痛。
世界衛(wèi)生組織(WHO)和國際預防自殺協(xié)會(IASP)將每年的 9 月 10 日定為“世界預防自殺日”,旨在提高全球對自殺預防的認識,呼吁人們關注心理健康,共同努力預防自殺。2024-2026年世界預防自殺日的主題為“改變自殺敘事”,這呼吁我們打破對自殺的沉默與禁忌,以開放、積極的態(tài)度去認識和討論它,用愛和行動去改變那些可能走向絕路的命運。
自殺并非偶然發(fā)生,它通常是由生物、心理、社會和文化等多個層面的風險因素交織在一起后產生的結果。其原因涉及精神心理健康、負性生活事件、社會環(huán)境因素等多個方面。如抑郁癥、雙相情感障礙、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是導致自殺的重要危險因素。這些疾病會使患者產生消極情緒、自我價值感低、悲觀厭世。心理因素如長期的焦慮、抑郁、絕望感,大大增加了自殺的風險。生活中的重大變故,如失業(yè)、失戀、親人離世、經濟困境,以及長期的孤獨、社會孤立感,也容易讓人陷入自殺的陰霾。
幾乎所有的自殺者在采取行動之前,都會發(fā)出 “求救” 信號。言語上,他們可能會表達 “活著太痛苦”,“沒有我大家會更好”等消極想法;情緒上,表現出極度的絕望、焦慮、抑郁;行為上,出現寫遺書、分財物、與親友疏遠、突然的極端沖動行為,甚至酒精藥物濫用等。當我們發(fā)現身邊人有這些跡象時,一定要高度重視。
研究表明,通過早期干預、社會支持和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務,許多自殺危機是可以避免的。
面對有自殺傾向的人,我們能做些什么呢?首先,要給予他們充分的傾聽,讓他們盡情傾訴內心的痛苦,不要打斷或評判;認可他們的感受,讓他們知道自己被理解;直接詢問他們是否有自殺的想法,這并不會誘發(fā)自殺,反而能讓他們感受到關心;讓他們相信可以獲得所需要的幫助,并鼓勵他們尋求專業(yè)幫助,如撥打心理援助熱線,心理咨詢等;同時,聯系其家人或朋友,共同守護他們。對于自殺風險較高的人,務必去除危險物品,避免其獨處,并立即送往精神心理??漆t(yī)院就診。
生命無比珍貴,每個人的生命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,都值得被珍視、被守護。您的存在本身就有意義。無論感到多么痛苦和絕望,請相信,危機總會過去,通過正確的幫助和支持,情況是可以改善的,請給自己或他人一個獲得幫助的機會,尋求幫助是力量的表現而不是軟弱。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希望的傳遞者,當身邊有人身處黑暗時,伸出援手,給予溫暖,幫助他們重新擁抱生活的美好。當您有心理困擾時可以及時撥打心理援助熱線求助!昆明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:0871-65011111/0871-12320-5。
圖片來源于網絡,侵刪歉!
供稿:昆明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|沈紅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