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16年05月04日 來源:網(wǎng)站編輯 瀏覽:20699次
朱裴佳在現(xiàn)場指揮大合唱。
昆明信息港訊 “云南省精神病醫(yī)院2016年康復休養(yǎng)員回饋社會大型文藝匯報演出”的后臺,朱裴佳充當著演員、場工、道具、導演、現(xiàn)場協(xié)調、解說……這個1982年出生的大嗓門昆明妹子,從2002年到云南省精神病醫(yī)院工作后,她的眼淚洗刷著她的心和這個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歧視。
音樂治療能減輕藥物副作用
2004年6月11日,朱裴佳開始從事音樂治療的工作。兩年的時間中,帶著精神病患者跳舞、唱歌、演出。然而在兩年之后,朱裴佳才真正接觸到專業(yè)的音樂治療。
“進入專業(yè)的學習后,我才知道,音樂治療能對病人起到非常大的作用。比如,它能減輕病人的藥物副作用,對焦慮癥自主神經(jīng)功能紊亂也有幫助,被幻覺和妄想支配的精神癥狀也能通過音樂治療得到控制。”朱裴佳哭紅的眼睛化著精致的黑色眼影。
康復中心是精神病患者回歸社會的一個緩沖地帶。在這里他們幫助病人建立自信心、社交能力等社會功能。從精神失常到重建自信,這是一項極其漫長而又困難的事情。朱裴佳像個瓦工一樣一點點搬磚加瓦。
從周一到周五,在康復中心的大廳里,一架鋼琴,一把古箏、幾個話筒……她和同事們周而復始地工作著。除了音樂治療外、康復中心還開展藝術治療、舞蹈治療,還有社會交往技能訓練、生活功能訓練,也漸漸將患者拉回正確的生活軌道。
但是,在朱裴佳和這些病人之前是社會無比堅硬的歧視。
朱裴佳(左三)與患者、志愿者一起表演。
我要告訴世界 我們好了
康復中心的最重要一項活動就是院外的社會交往技能訓練。2006年的事情就像刀割一樣?!澳菚r我們去翠湖社會活動,我們的病人都穿著醫(yī)院的病號服,排隊的時候就有人說一群瘋子還出來吃飯?!敝炫峒蜒蹨I再一次決堤。
她沖上去,跟說話的人吵架,她的聲音很大,她的聲音越大,她越覺得無力。吵架的事情讓在場的所有患者都難受“你讓我們回歸社會,我們也想,社會讓我們‘回’嗎?”病人的聲音震耳發(fā)聵。“我不能總跟人家吵架吧,我吵不贏所有人的?!敝炫峒颜f。從那以后,她就覺得一定要讓病人自信起來。這樣的歧視無處不在,在面對歧視的時候,應該有個平常心,應該自信,要有康復的自信。
從那以后在精神病患者們的主動要求下,康復中心組織的所有活動,患者們都穿病號服。“再有人問我們,我們就你替你回答,是的,我們是精神病醫(yī)院的患者,我們曾經(jīng)是‘瘋子’,可是我們好了。”朱裴佳擦了擦眼淚。
朱裴佳指揮舞臺上的康復休養(yǎng)員唱歌。
朱裴佳的眼淚洗刷著她的所有經(jīng)歷和內心。2012年,一名剛剛退伍的患者從康復中心走向社會。臨別的時候,朱裴佳告訴他,你好好吃藥,千萬別再回來了。病人再也沒有回來復查,是因為他在老家沒人知道他曾經(jīng)患過精神病,他在電話里說:“在老家沒有歧視和看不起這是我康復的重要原因?!?/span>
朱裴佳還有一個病人,是一名高校的老師。每次來醫(yī)院都是他妻子陪伴,有了家庭的接納,現(xiàn)在這名教師,兩年后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,已經(jīng)停止服藥了。“家庭和社會接納,對他們來說是多大力量啊。”病人從朱裴佳身后走過,她們和朱裴佳點頭告別。
“我們多少人因為得了個闌尾炎,大家都去看望,慰問。如果得的是精神病,你可能會讓家里的小孩子離他遠點。為什么要遠點?會傳染嗎?”朱裴佳的詰問,飄蕩在空蕩的演出大廳。這個問題沒有答案,誰能給她一個答案?
在沒有答案之前,朱裴佳盼望著,如果你看到精神病人發(fā)病,請不要圍觀,請告知精神病院或報警。
“如果你害怕,讓不害怕的人來幫助他,他們已經(jīng)非常痛苦了,圍觀和嘲笑更能刺激他們發(fā)病。”朱裴佳的眼淚匯聚在的下巴,大顆大顆地滴在白色的護士服上。
轉載:昆明信息港